![]() 香港飛龍.online 官方授權發布的第4代「香港飛龍」標誌 本文内容: 組成組成頁岩油的化合物主要有以下幾類:烴類、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油頁岩熱解後得到的頁岩油富含烷烴和芳烴,但烯烴含量較天然石油中的高很多,並含氮、硫、氧等非烴類有機化合物。頁岩油與天然石油不同之處就是頁岩油中不飽和烴的含量極高;另一不同之處是頁岩油中非烴化合物含量高。在天然石油中不含烯烴,含氮化合物含量也不高,含氧化合物則更少。性質頁岩油常溫下爲褐色膏狀物,帶有刺激性氣味。頁岩油中的輕餾分較少,汽油餾分一般僅爲2.5%~2.7%;360℃以下餾分約佔40%~50%;含蠟重油餾分約佔25%~30%;渣油約佔20%~30%。頁岩油中含有大量石蠟,凝固點較高,含瀝青質較低,含氮量高,屬於含氮較高石蠟基油。世界各地所產的頁岩油由於組成和性質不同,在密度、含蠟量、凝固點、瀝青質、元素組成方面有很大差別,但各地頁岩油的碳氫重量比均在7~8左右,是最接近天然石油,最適於代替天然石油的液體燃料組成。基本特徵播報編輯與源儲分離的常規石油和近源聚集的緻密油不同,頁岩油在聚集機理、儲集空間、流體特徵、分佈特徵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特徵,與頁岩氣有更多相似之處。主要有以下六個特徵,源儲一體,滯留聚集;較高成熟度富有機質頁岩,含油性較好;發育納米級孔、裂縫系統,利於頁岩油聚集;儲層脆性指數較高,宜於壓裂改造;地層壓力高、油質輕,易於流動和開採;大面積連續分佈,資源潛力大。[1]加工播報編輯影響頁岩油柴油顏色及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其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烴及氮、硫、氧等雜原子化合物,要解決頁岩油柴油質量合格問題,關鍵在於如何脫除頁岩油中的氮、硫、氧等雜原子化合物。天然石油的加工技術一般都適用於頁岩油的加工。截止2011年,頁岩油的加工方法主要分爲加氫處理和非加氫處理二種。加氫處理頁岩油可得到液體燃料,包括柴油、石腦油和汽油,生產的柴油穩定性好,產品收率高,沒有“三廢”排放,但一次性投資大,所需設備費用及操作費用也很高,適合於大型煉油廠;而非加氫處理過程設備投資小,工藝操作簡單,費用較低,適合中小型煉油廠,非加氫處理一般包括酸鹼精製、溶劑精製、吸附精製和加入穩定劑等。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